close

娛樂城

撰文/呂榮浩、謝明錦
攝影/吳東芸護理師提供

    「他就像遠在山裡的大小孩,總要抽空去看看他。」心念一動,醫師、護理師加社工師就成行了。其實,團隊的心情像那天的氣候,雨滴滴答答的淋在車窗上,也滴出隱隱的罣慮。二十九歲的男生智力退化到小學一年級,這麼久沒來做認知復健,還好嗎?

    初結識是在去年六月,住在和平區的二十九歲楊先生,騎機車回家自摔,頭部受創產生認知功能障礙,認知行為退化到像個一年級小孩,來到臺中慈濟醫院住院復健。

    復健病房副護理長吳東芸看他身體平衡感不佳,需要人攙扶。進一步探知他的父母已離異,爸爸沒有能力照顧,只能倚靠以改嫁的媽媽與姊姊抽空幫忙。專科護理師吳怡真安排復健時,楊先生出現照護困難,認知行為也不協調,「熱了不會脫外套,洗完澡不會穿衣服」。團隊考慮到家庭支持與經濟困境,通報了劉佳宜社工師申請看護輔助與慈濟基金會急難救助,還輔導家人申請勞保傷病給付,讓楊先生住院階段能安心復健。

    復健科宋碧瑜醫師診斷,楊先生腦損傷影響認知能力,理解和表達不清楚,需要長期做認知復健。職能治療師魏妤芯規劃復健計畫,安排住院期間課表,每日兩次復健外,也在病房透過看護協助楊先生規律生活作息,從簡單食衣住行開始,有時還運用誘導方式激發他努力。專科護理師吳怡真常引導他:「來,姊姊帶你去買你愛吃的食物,你從一數到十看看,沒有數完就不帶你去哦」,也會拿照片讓他看,問著「照片上的人是誰,你說他是你的誰?」

    楊先生像貪吃的小孩,知道有好吃東西就會努力反應儘快完成指令;他偶爾也會害怕看護的嚴厲,看護堅定命令「快!數完一到十,沒數完就不能吃飯」,楊先生會縮到像隻小烏龜,護理師團隊和看護搭配,不同手段就是要刺激楊先生能恢復認知能力。

    怕生的楊先生剛入住時很淡漠,話也不多,有時會行為暴衝,護理師必須隨時關注他的動向。護理師每天跟他聊天講話,讓他漸漸能放鬆,不再感到陌生害怕。在楊先生重新學習和周遭的人、事、物磨合,並配合復健計畫有明顯進步,專科護理師吳怡真更透過手機通訊軟體視訊給楊先生的姊姊,指導如何在家簡單復健,還提醒要多到戶外走動,不要中斷治療與學習。

    原本出院後,楊先生由姊姊陪伴定期回診領藥,但今年一月後就沒再回來。社工師招呼照顧過他的同仁組成醫療團隊到家訪視,如同原先壓在心上的憂慮,楊先生回家後,家人各自忙碌很少安排戶外活動或認知學習,已經有些退步。大家沒有放棄依然現場考起認知,讓家人知道團隊的關心,叮嚀家人一定要時常讓他出門走走,要時常指導生活起居,才能加強認知功能。

    看著長相清秀的楊先生,退化到小學程度,就像大家心上的一個大小孩,雖然已經不符合居家醫療條件,護理團隊依然惦著他。關心他已經不是工作,而是像家人,期望他越來越好,快樂生活。

網紅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nnieauxace 的頭像
    jennieauxace

    玩攻略 - 狼人殺

    jennieaux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